首都建設報 本報記者崔紫陽 張健是北京燃氣集團高壓管網分公司運行維護四所的所長,他16歲進入燃氣行業,在為管網護航的日日夜夜中,青澀的臉慢慢染上風霜,他用自己的全部青春為燃氣事業高質量發展拼搏奉獻。如果要問怎么用近三十年的時間從一名稚嫩學徒成長為護航首都燃氣安全的一線骨干,張健的回答是:“憑借共產黨員堅韌不拔的信念和北京燃氣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多年來,他先后榮獲全國燃氣行業技術能手、首都勞動獎章、北京市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諸多榮譽稱號,為他每一秒的踏實奉獻與每一滴的辛勤汗水烙上了堅實的印記。“鉆”出來的技術標兵張健是個特別愛鉆研的人,也正是這股“鉆”勁兒,為他鋪就了一條通往技能型行家里手的成功道路。“咱們干一行就得愛一行,干哪行就得把哪行干好。”這是張健剛入職時的職業箴言。初接觸燃氣調壓工作的他對專業技術一知半解,但張健十分認真,仔細揣摩各種調壓設備知識,學習操作方法技巧,虛心向同事們請教。有一次,班組職工在檢修中發現調壓器出現運行故障,多次檢測就是找不到故障點。大家聚精會神地反復調試,但調壓器運轉起來還是時好時壞,在場的職工們也不知該從哪里入手。這時,張健說:“咱們再冷靜地全部順一遍,肯定有遺漏的地方。”在檢查閥體時,一個隱藏在內側的微小磨損引起了張健的注意,他感覺也許這毫厘的“創傷”就是關鍵所在。經過細致檢測,最終發現“元兇”正是張健發現的那個小磨損。2012—2013年,他憑借過硬的技術,先后獲得了北京市職工技能大賽第一名、全 國 職 工 職 業 技 能 大 賽 第 二 名 的 好成績。作為張健調壓技師工作室的負責人,他組織各項攻堅創新,不斷與職工們探討新方法、研究新設備,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問題。2020年,張健帶領工作室成員創新發明調壓器進口法蘭翻轉平臺裝置,不但成功消除了翻轉過程中的安全隱患,還實現了單人操作,減少了配合人員,提高了檢修的工作效率。“多學一些,學好一些,學深一些”是他始終不變的追求,只要有好想法,無論付出多少心血,也要做出點名堂來,這種勇于挑戰、甘于付出的精神也極大地鼓舞了他身邊同事職工的創新熱情。扎根一線的“實干派”每年春節都是燃氣職工最忙碌的時候,雖然崗位在變化,但張健總會自告奮勇參加除夕值守,他說:“我是黨員,熟悉業務,駕車熟練,自然是最應該值班的。”先進模范不是簡單的榮譽,而是更加嚴格的監督,每項工作都要搶在先,干在前。在各項生產作業任務中,張健總是既當戰斗員,又當指揮員。1月初是整個冬天最冷的幾天,凌晨氣溫低至零下10度,滴水成冰,7級陣風如同刀鋒一般割在臉上,這已經是玉泉路次高壓管線通氣作業的第三天,張健正在現場忙碌地指揮著。凌晨2點,天空開始飄起了零星雪花,閘井內操作的職工為了活動方便都刻意減少了著裝,張健看著職工凍得通紅的手,趕緊把人叫上來自己換了下去,隨著時間的流逝,拆裝盲板作業結束了,剛從閘井里上來的張健頭頂還冒著白氣,但他絲毫沒有停頓......在這樣的天氣里,張健一邊賣力地工作一邊用鼓勵的聲音給大家帶來力量:“再堅持堅持,作業順利結束后回去休息咱們心里才踏實。”張健總說:“要堅持干在一線服務一線,做安全生產的‘帶頭人’。”他也在用行動踐行著這句話。燃氣管網安全的護航人堅決完成各項服務保障任務,是每名燃氣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多年來,張健帶領所部職工出色完成多項重大活動服務保障任務,不管是每年的節日,還是全國兩會、APEC會議、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等重大活動安全服務保障工作。“各班注意,這次作業涉及到東至城市副中心,西至東四環的道路通車問題,時間緊、任務重,必須保證國慶節前完成作業。”2020年9月底,張健在化工路接線任務的現場指揮著,“為了保證道路后續基礎設施的鋪設在國慶節前完成,留給我們的時間只有不到72小時了。”緊張的氛圍中容不得一點兒差錯,張健親自上陣,用扎實的技術精準調試管線壓力,為工程開展爭分奪秒。10月1日,國慶假期到來,但張健并沒有停歇,他和職工一同按要求分時段對作業現場及沿線進行著安全值守,雖少了一些與家人歡快團聚的時刻,但是能為用戶們提供安全保障張健覺得值得。兢兢業業扎根一線,一干就是三十年,張健用忠于職守、無私奉獻的工作精神保障著首都燃氣管網的安全穩定運行。